9/10/2017 思考的藝術

作為家長,少不免需要為家庭、子女下決定。要作出最正確和最合理的決定,可說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在國際文憑課程(IBDP)中,有一個名為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TOK)的必修哲學學科,教授學生如何如獲取知識及思考。我認為這個學科所教授的理論及引發的思考終身受用。

人每天都會從很多方面獲取知識,例如從學校、互聯網、電視、個人經歷、朋友圈子、以至學術文獻等... 究竟我們有否認真的去思考我們所獲取的知識有多正確?

比方說,很多家長都會讓子女參加學前遊戲班(Playgroup),希望子女提早投入群體生活,培養外向的性格。若Playgroup導師向各位反映一位一歲多的寶寶在課堂中較為安靜、較少投入到同輩互動之中,不知道大家會有怎樣的感受?不少家長很快便會認定子女有所不足,想盡辦法加強子女的群體意識,以免子女落後他人。很明顯,這個想法是意味住家長相信導師的觀察,以及認同孩子在這個年紀需要建立群體意識,以及安靜是一個要正視的情況。

然而,我們除了從導師身上獲取訊息並相信外,我們亦要思考他的訊息及家長隨後的想法有多正確。其實,不少科學研究都提及一歲左右的幼兒最初只具備自我中心思維,這階段並沒有群體意識,所以不投入群體活動並不代表孩子日後有這方面的問題,只是現在的發展還未觸及這範疇而已。此外,在這件事上我還會問導師是根據甚麼資料去作結論,以及安靜是否一個問題等去分析整個情況。

因此,家長應時刻保持科學探究的精神,凡事先問個究竟,仔細分析、過濾和思考過後,才能為子女作出最正確的決定。

Related Post

AM730專欄 : 多一點讚美 少一點責備

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時候對兒時的記憶已經變得很模糊,但零碎的記憶仍會因為一些事情的發生而湧上心頭。上星期在中心發生的一件事...

AM730專欄 : 在職媽媽

轉眼間,我的寶寶已經一歲了。在成為在職媽媽的這一年裡,除了照顧小朋友外,還要兼顧工作,更要多花時間與家庭、自己,以及朋友們聯絡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