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9 香港傳統教育生病了(二)

上星期分享到香港傳統教育在願景及執行上出現嚴重落差,而這落差在於大家對教育的思維以致行動上的體現,以及教育制度上的老問題所致。本星期先分享什麼是香港社會整體的教育思維及行動。

在知識可以在互聯網上垂手可得的世代,大家都知道教育應更強調自我學習、分析、解難、創新等能力。老師的角色應從授課者變為引導者 (facilitator)。 可是在傳統教育的框架及思維底下,大家(無論學校、老師、家長以致學生)都非常現實地追求分數。某些校長可能要為提高學校名聲、達致收生理想的現實向老師 "捽數" ; 老師或多或少存在着競爭,結果老師要擦亮自己的成績表,亦要努力去幫學生去操成績; 至於家長則更不用多說吧,就算自己覺得自己不怪獸,在這個充斥着怪獸的生態環境裡,亦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被同化成小怪獸,孩子們考試測驗少一兩分都可能隨時牽動着家長的情緒。至於學生,時間表裡總排滿了密密麻麻的補習,家長跟子女的對話總是"唔好玩電話啦,快D讀書啦" ... 這個寫實而令人唏噓的困境,好像無止境地蠶食着原來的教育願景及理念,更遑論要來個大革新。若整個社會對學校丶老師及學生的評核不來個根本性的改變,這種無間的操練式教育思維是很難有改變的。

Related Post

AM730專欄 : 香港傳統教育生病了(一)

近來跟其他家長朋友談的都是子女教育。我發覺在不同的群組裡大家的想法都頗一致: 若家庭負擔情況許可的話,大家還是更願意去國際學校或直資學校...

AM730專欄 : 香港傳統教育生病了(三)

過去兩星期與大家討論過香港傳統教育在執行上與本來的願景有了落差,除了社會對教育思維的差異外,教育制度本身的問題也影響深遠...